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日宣布,计划于4月2日起对进口汽车、半导体、药品等商品加征25%的关税,并称税率未来可能进一步上调24。这是继3月对钢铁、铝加税后的又一波贸易保护措施。尽管特朗普声称此举旨在“为美国制造业创造公平竞争环境”,但分析普遍认为,中国出口商,尤其是依赖转口贸易的企业,可能面临更复杂的挑战。
从表面数据看,中国对美汽车直接出口规模较小。2024年中国对美出口整车仅10.4万辆,占出口总量的1.8%,出口额约25.5亿美元,占中国汽车总出口额的1.1%2。但若计入通过墨西哥转口美国的汽车,实际对美出口量高达73万辆,占中国汽车出口总量的12.4%2。
墨西哥是中国车企规避高关税的重要跳板。2024年,墨西哥进口中国汽车约47万辆,其中超60万辆组装后转口美国2。然而,特朗普近期威胁对墨西哥进口汽车加税,若墨方迫于压力提高中国汽车关税,这一转口通道将严重受阻。墨西哥本土汽车零部件游说团体已呼吁限制中国产品流入,以避免美国报复2。
中国新能源汽车近年快速崛起,但美国已对其征收100%关税,叠加新关税后,直接出口空间几乎被堵死2。此外,中国对美出口的汽车零部件(如电池、电机等)若被纳入加税范围,可能进一步挤压利润空间。当前,中国企业通过降价、压缩成本等方式应对关税的空间已十分有限9。
短期来看,中国出口结构多元化(如东盟占比提升至16%)可部分对冲冲击10。但长期看,美国推动“友岸外包”和产业链区域化,将迫使中国加速转型:
制造业升级:提升产品科技含量,例如智能驾驶、机器人等领域,以增强竞争力9。
扩大内需:消费占中国GDP比重不足50%,需通过服务业开放、绿色消费等释放潜力910。
深化“一带一路”合作:通过欧亚铁路网和冰上丝绸之路等新通道,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10。
中国外交部此前明确表示“关税战没有赢家”,并强调将坚定维护国家利益6。商务部数据显示,中国对美出口占比已从20%降至14%,抗风险能力有所增强10。此外,比亚迪、吉利等车企加速在墨西哥、巴西建厂,试图绕过关税壁垒2。
特朗普的新关税政策虽未直接“点名”中国,但通过打击转口贸易和产业链施压,对中国出口商的隐性影响不容小觑。中国企业需在“内循环”与全球化新路径中找到平衡,而这场关税博弈的终局,或将重塑全球贸易规则。
适配行业